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國勞動模范和756名全國先進工作者。
這支光榮的隊伍里,有99人來自湖北。他們中既有扎根生產一線的“大國工匠”,,也有攀登科技高峰的“創(chuàng)新先鋒”,;既有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tài)衛(wèi)士”,也有深耕鄉(xiāng)村振興的“新農人代表”,。
表彰大會結束后,,當長江云新聞記者在人民大會堂外見到三位登上主席臺領獎的湖北代表時,他們胸前的獎章還帶著手心的溫度,。這些來自不同戰(zhàn)線的奮斗者,,用匠心與堅守為“英雄湖北”寫下新時代注腳。
01
28年淬煉0.2毫米“中國芯”,!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硅鋼部熱處理首席操作,、高級技師 胡驚雷
“能榮獲全國勞動模范,這是國家對一線產業(yè)工人的高度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積極參與硅鋼技術創(chuàng)新與智慧制造,讓硅鋼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為建設硅鋼全球第一品牌而努力奮斗,!”會后接受長江云新聞記者的采訪時,胡驚雷仍難掩激動之情,。
在鋼花飛濺處,,聽見時代的驚雷。胡驚雷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利劍出鞘,,劍指世界級的硅鋼“卡脖子”問題。他用28年淬煉出屬于中國鋼鐵工人的匠心傳奇,。
1996年,,時年20歲的武漢小伙胡驚雷從技校畢業(yè),成為一名武鋼公司一線工人,。他參與了中國第一條全國產化無取向硅鋼連退生產線的組建,、生產工作,,又在“大比武”中成為公司“技術狀元”,。2008年,為了打破高端硅鋼產品生產領域幾乎一片空白的局面,,武鋼組建起第一條國產化高磁感取向硅鋼連退生產線,,在缺乏前人經驗可借鑒的局面下,胡驚雷被任命為機長,,負責整條生產線的安裝調試,。他先后攻克60多項技術難關,15項技術指標刷新歷史,,在多年的努力下,,產品合格率從最初的個位數(shù)增加到兩位數(shù),,最終提高了10倍多。
經過長期生產實踐,,胡驚雷摸索出“全國產化高磁感取向機組脫碳退火操作法”,,并形成標準。武漢所生產的高端硅鋼產品用在了世界最大的三峽電站特大型變壓器,、復興號高鐵,、華龍一號、白鶴灘,、烏東德,、向家壩等“大國重器”上。以胡驚雷為代表的鋼鐵工人,,為中國高端取向硅鋼打破國外壟斷,、達到世界領先技術水平作出了突出貢獻。胡驚雷先后培養(yǎng)出130余名技術骨干,、3名“技術狀元”,,用15年時間編寫了18本技術手冊,成為工友們學習技術的寶貴教材,。
在硅鋼熱處理車間,,氧化鎂涂層結垢曾是困擾行業(yè)30年的“頑疾”。胡驚雷依據(jù)抽水泵原理畫設計圖,,用了兩個不到200元的配件徹底解決30年來的“老毛病”,。據(jù)悉,整個硅鋼部同類機組推廣使用他發(fā)明的“控制氧化鎂涂層機結垢飛濺裝置”后,,年降本增效1000多萬元,,該成果榮獲湖北省第三屆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唯一特等獎。
當鋼水沸騰,,0.10毫米高強度硅鋼在武鋼量產時,,一個產業(yè)工人的匠心與一個制造業(yè)大國的雄心,正在共同淬煉出屬于這個時代的“鋼鐵榮耀”,!
02
鋼鐵叢林中“繡”出中國精度,!
中建鋼構武漢有限公司焊工、高級工 李云飛
“勞模是榮譽,,也是鞭策,,更意味著責任。在崗位上我們要做到更好,、爭創(chuàng)一流,、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推進焊接工藝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努力打造中國建造的亮麗名片,?!弊叱鰰龅睦钤骑w,握緊手中的榮譽證書,,聲音略帶顫抖卻字字鏗鏘,。
1988年,李云飛出生于鄂州市鄂城區(qū)一個焊接世家,。受家庭影響,,原本從事紡織業(yè)的她,放下繡花針,,舉起十公斤的焊槍,,立志成為一名“鐵裁縫”。
2016年,,李云飛和工友們接到馬來西亞第一高樓——馬來西亞標志塔項目制造任務,。第一批工件是難度最大、最復雜,、性能要求最高的弦桿,、支撐組合構件,焊接是其中耗時最長的工序,,而制造工期僅有7天,。李云飛承擔主焊縫焊接的任務。經過連續(xù)試驗,,最終憑借扎實的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她以報檢合格率100%的成績圓滿完成任務,,令外方工程師刮目相看,。
李云飛還參與了國家重大工程——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tǒng)綜合研究設施,,國家半導體產業(yè)重點工程——國家存儲器基地,,世界級超大型會展綜合體——深圳會展中心,巴基斯坦塔爾電站,,馬來西亞KLCC項目等多個國內外重點項目的鋼構件制造任務,。
“一個人強不算強,一群人強才是中國制造的底氣,!”這是李云飛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不斷提升自身技藝的同時,,她始終心系團隊建設,,致力于將匠心傳承下去,帶領更多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作為李云飛創(chuàng)新工作室負責人,,她帶領成員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攻克技術難題?!袄浣z復合埋弧焊技術”“小車氣保焊填充蓋面”等課題的開展,,為企業(yè)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24年,,工作室完成1項工法專利,,4項課題成果落地,預計每年節(jié)約生產成本72.77萬元,。其中,,“冷絲復合埋弧焊技術”獲得2024年武漢優(yōu)秀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三等獎,并同步入圍第九屆湖北省優(yōu)秀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工作室獲評為湖北省勞模和工匠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
“再小的螺絲釘,做到極致也能迸發(fā)千鈞之力,?!崩钤骑w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從“布裁縫”到“鐵裁縫”,,她以焊槍為筆,,以焊花為墨,在飛濺的弧光中詮釋了何為“工匠精神”——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非凡,。
03
用專業(yè)技能把服務做到極致!
國家稅務總局孝感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稅務局納稅服務大廳副主任 劉磊
“我們將用專業(yè)和高效的行動幫助企業(yè)輕裝上陣,,用公平和正義的法治環(huán)境守護市場活力,!”會后接受長江云新聞記者的采訪時,劉磊仍掩不住嘴角的笑意,?!罢f實話,我現(xiàn)在心跳還是超快的,,太激動了,!”
從默默耕耘的“服務標兵”成長為引領行業(yè)的“標桿旗幟”,劉磊在基層納稅窗口一干就是20多年,。為解決辦稅服務廳窗口排隊時間長,、納稅人辦稅時間成本高的問題,2012年,,他就組建成立了湖北省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劉磊式服務”團隊,,積極回應納稅人訴求,使得業(yè)務辦理時間壓縮70%以上,,使資料報送量減少三分之二,,辦稅效率提升了80%,,95%以上的涉稅事項實現(xiàn)網(wǎng)上辦理。
2020年,,劉磊開始依托短視頻推動稅收宣傳,。針對后臺網(wǎng)友留言的意見建議以及稅費宣傳的熱點,他利用休息時間,,以聊天的形式制作短視頻,,既“好用”又“實用”還“管用”地解答網(wǎng)友咨詢的問題。
翻閱劉磊手機通訊錄 “納稅人群組”,,聯(lián)系人總數(shù)已多達2000多個,,每一個號碼的標簽上,都備注著有企業(yè)名稱和經營范圍,,這讓劉磊在接到電話的第一時間,,對企業(yè)的基本情況能做到“一口清”。他的手機上常年24小時開機,,8小時內外隨時待命,,每逢征收期,平均每個工作日接聽電話100多個,。
“涉稅問題找劉磊,,找到劉磊沒問題”。傾力于把納稅服務做到極致,、做成藝術,,劉磊以匠人之心書寫新時代勞模答卷,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稅務為人民” 的初心與擔當,。
從田間地頭的辛勤耕耘到建設工地的熱火朝天,,從工廠車間的機器轟鳴到科研院所的創(chuàng)新突破,荊楚大地上,,無數(shù)奮斗者以實干為筆,、以擔當為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區(qū)崛起重要戰(zhàn)略支點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