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閱讀,讓我認識了潘氏第46世裔孫,曾被《三國志》譽為“江表之虎臣”的吳國武將潘璋,而且知曉他協(xié)助陸遜指揮過赫赫有名的夷陵之戰(zhàn),備受孫權寵愛,,還因功出任襄陽太守等職。
史載,潘璋(,?—234年),字文珪,,東郡發(fā)干(今山東冠縣東)人,。他的出道經(jīng)歷,跟很多歷史名人相近,,迫于生計離鄉(xiāng)從軍,。
據(jù)傳,潘璋早年家貧,,卻又生性奢侈,,四處游蕩且善豪飲,常常賒賬不還,。等債主攆上門追討酒錢時,,他還“畫餅”哄騙人家,待到將來發(fā)了大財,,定將加倍償還不誤,。終于等來機會,東漢建安元年,,孫權成為陽羨(今江蘇宜興南)長,,潘璋慕名投奔,隨其左右,。
日久見人心,。孫權見潘璋威猛豪爽,還特別講義氣,,便對他十分信任,,隨后派他去招募兵丁。潘璋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很快就招募到一百人,,從此開始帶兵打仗,。在一次討伐山賊的戰(zhàn)斗中,他立下頭功,,被擢升為別部司馬,,后來又擔任吳城大市的刺奸。
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官職,,反正對潘璋個人的鼓動很大,。此后,他大顯身手,,很快搞定另一方盜賊,,還老百姓一片祥和安寧。名聲大振之余,,潘璋再次被晉升為豫章西安(今江西武寧西)長,。據(jù)傳,,當時劉表駐扎荊州,,蜀吳暗自抗衡,黎民百姓常遭賊寇襲擾,。自潘璋上任后,,犯賊畏懼而遠遁,留下一方安寧,。不久,,鄰縣建昌遇上賊亂,潘璋自有剿賊奇招,,堪稱盜匪克星,,于是又被調往那里整治。說來也怪,,轉任建昌長,,加授武猛校尉,應該是軍政大權“雙握”的他,,僅用十天左右的時間,,便成功懲治犯亂者,召集流散的百姓,,還得到八百人的隊伍,,并將他們帶回建業(yè)(今南京)。
縱觀潘璋的東吳發(fā)跡史,,前大半截時光盡在征討山匪,,要不就在敲打盜賊的路上。換句話說,,雖有孫權喜愛,,潘璋治理地方也確有實招,,卻拿不出上得了臺面的軍功戰(zhàn)績。一直到合肥之戰(zhàn),、荊州之戰(zhàn),,這才開始顯示出他非凡的軍事才能,立下卓越的戰(zhàn)功,,要不怎配得上威猛“虎臣”之稱,!用當今的話說,潘璋還真有幾把刷子,。
據(jù)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當時魏國將領張遼,、李典、樂進屯兵七千駐扎合肥,。雙方兵力懸殊,,孫權自以為進取合肥如囊中探物。哪承想張遼率兵突圍,,乘吳軍防備空虛,,“殺數(shù)十人,斬二大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孫權大驚,,不知所措,。眼見自己的大將陳武戰(zhàn)死,宋謙,、徐盛等部節(jié)節(jié)敗退,。好在亂中救星趕到,潘璋從后圍飛馬向前,,截住并斬殺宋,、徐軍中的兩個逃兵,穩(wěn)陣進逼,,大敗張遼,。孫權對此非常贊許,嘉獎潘璋為偏將軍,,讓他統(tǒng)領百校,,屯駐在半州(今九江以西處)。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國大將關羽退守麥城,。孫權派遣潘璋,、朱然迅速截斷守將關羽的后路。當關羽率其子關平,、都督趙累等十余騎,,退行至臨沮縣章鄉(xiāng)(今湖北荊門西)時,被潘璋部下司馬忠拿下,。因擒獲關羽父子有功,,孫權立即劃分宜都、秭歸二縣為固陵郡,,潘虎將榮升為固陵太守,、振威將軍,還封其為溧陽侯,。
發(fā)生在湖北宜昌的著名戰(zhàn)例“夷陵之戰(zhàn)”,,更是將潘璋及其將士推向輝煌的高光時刻。倒是劉皇叔自此一蹶不振,,霉運透頂,。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西陵郡太守,、另一彪悍吳將甘寧,,在進攻合肥后不久病世,,潘璋接管他的部眾,。這時,蜀漢重兵屯守正籌備對東吳發(fā)起大規(guī)模進攻,,即三國“三大戰(zhàn)役”之終場夷陵之戰(zhàn),。潘璋等率兵馬五萬,在大都督陸遜帶領下奮力迎戰(zhàn)劉備,。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七月開戰(zhàn),,次年五月潘璋率部下斬殺劉備的護軍馮習等將,傷及大批蜀兵,。在東吳強大攻勢下,,蜀漢余部疲于西竄逃命,吳軍乘勝追殺,,劉備慘敗,,退守白帝城。面對豐碩戰(zhàn)果,,孫權大喜,。論功行賞,潘璋被冊封為平北將軍,、襄陽太守,。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丕東征大舉進犯吳國,命大將夏侯尚等圍困南郡(今湖北公安西北),。魏軍三萬人在長江架設浮橋,,欲分批搶渡。吳將諸葛瑾,、楊粲等會商赴救卻苦于缺乏良計,,而魏兵正在日夜不停地渡江。雖具魯莽之勇,,可潘璋也有理性的頭腦,,他覺得魏軍來勢洶洶,切忌正面沖突,,于是建議:“魏勢始盛,,江水又淺,未可以戰(zhàn),?!彪S后,他率部到魏軍上游五十里的地方,,建立水城,,砍伐數(shù)百萬捆蘆葦,綁成蘆葦筏子,,想順水流火攻,,燒毀浮橋。
人算不如天算,。葦筏剛做好,,趕上水勢速漲,見大勢不利,,夏侯尚即令撤退,。潘璋也就此作罷,將這些蘆葦筏臨時儲存起來,,以備再用,。黃武六年(公元227年),孫權親率將士在石陽(今湖北黃陂西)阻擊魏軍,,不攻自破,,吳軍大勝。準備回師時,,任命潘璋為斷后部隊,。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封潘璋為右將軍,。
史上潘璋其人頗具爭議,。說他為人兇猛,禁令肅然,,好立功業(yè),,所領兵馬數(shù)千,其戰(zhàn)斗力往往超過數(shù)萬人,;也稱他是軍事領域中經(jīng)商的一個典范,,每逢戰(zhàn)爭間隙,便開設軍市,,進行貿易,,使其部隊能得到充足的物資供應和補給。這當然是褒獎,,放在那段戰(zhàn)亂不堪的歲月,,潘璋的帶兵及養(yǎng)兵策略,極具其必要性與合理性,。但也有人罵他不是什么好人,,稱其對于軍功和財富極為渴望,這讓他在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的情形下,,蒙上了貪婪黑暗的一面,。當然,史載也未必百分百客觀,。所敘潘璋,,早年奢侈習性一直未改,特別在將軍任上更加張狂,,甚至殺掉富有的兵卒,,奪取財物,這讓人有點匪夷所思,,有如此蠻橫的將軍嗎?還稱常常因此犯法,,受到監(jiān)司舉報控告,,而最終都因孫權“惜其功”,一直沒有追問他的罪過,。所言輕巧,,其可信度定有折扣。
據(jù)民間典故相傳,,建安二十四年擒獲關羽,,被頭領孫權官拜偏將軍,封為固陵太守,,這是虎將潘璋一生最為炫耀的事,。為紀念此番功勞,,他特別為自己鍛造一把刀,刀刻“固陵”二字,。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潘璋去世。孫權下令,,他的部隊交由重臣呂岱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