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幸福渠旁,,高架穿山而過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金季
“宜昌,一座來電的城市,?!边@一知名的話語,,將宜昌高效利用清潔能源、大力發(fā)展水利設施的特點,,昭然天下,。
10月19日,青年世界說第三季的最后一站,,來到宜都,。清江穿城而過,城市映照水中,,在這座位于宜昌之南的美麗小城,,感受青山綠水,,感知水利文化。
精神之渠
午后的陽光,,映照在山水之間,。來自宜都市聶河鎮(zhèn)政府辦公室的高倩,向中外一行人娓娓道來幸福渠的時代壯舉,、偉大精神,。
幸福渠位于宜都市西南部,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圖:在幸福渠旁合影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飽受缺水之苦的鄂西山區(qū)宜都,其溪流多屬雨源型山溪性河流,,易漲易退,、旱澇不均,且喀斯特地貌地下蓄不住水,,是典型的“守著大水缸喝不上水”,。
為了徹底解決干旱缺水問題,1958年,,時任宜都第一縣委書記的李鳳昆帶領縣委一班人決策修建幸福渠工程,。該工程于當年1月10日在原毛湖淌鄉(xiāng)全福河段動工,比舉世聞名的河南林縣紅旗渠工程上馬時間早2 年零1個月,。
5萬宜都兒女毅然響應號召,,勒緊褲帶奔赴修渠一線。他們僅靠一釬一錘,,肩挑背扛,,一寸一寸掘進,以“敢叫山河變模樣”的氣概,,在懸崖陡峭的山腰間開山鑿石,。
經過10余年的努力,幸福渠終于修建完成,。它的建成,,使得10萬畝農田實現(xiàn)了自流灌溉,人畜飲水難的問題得到了徹底改觀,,為宜都的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圖:聆聽幸福渠的故事
“幸福渠不僅是一條水利灌溉渠,它還是一條精神的水渠,,讓我們看到了宜都人的不畏艱險,、敢為人先、無私奉獻,?!眮碜园突固沟奈錆h科技大學留學生柯海頗有感慨,。
高倩說,幸福渠如今已被收錄進湖北省第一批水利紅色資源名錄,,每年吸引著眾多年輕人前來感受先輩們的精神,。
水利文章
漁洋河,清江最下游的一級支流,,河長99公里,,發(fā)源于長陽黃草坪,至宜都茶店子入清江,。
漁洋河流域多山地丘陵,,水流湍急,為發(fā)展水電創(chuàng)造了先天條件,。
宜都熊渡電廠,,位于漁洋河中游的聶家河鎮(zhèn)聶家河村,是漁洋河流域梯級開發(fā)中的龍頭電站,,是五個梯級工程的骨干工程,,是以灌溉發(fā)電為主、兼有防洪等綜合效益的水利工程,。
圖:熊度電站大壩
工作人員向中外友人如數家珍:電廠1986年7月動工興建,,1991年建成投產,裝機容量2.76萬千瓦,,年均發(fā)電量7000萬千瓦時。2012年12月,,經湖北省水利廳批準,,熊渡電廠進行增效擴容改造,裝機容量擴容至3.16萬千瓦,。2015年8月,,新機組并網發(fā)電。2023年增容一臺生態(tài)流機組1600千瓦,,電廠裝機容量達到3.32萬千瓦,。
數字背后,是漁洋河水湍急而過,,是數臺機組飛速轉動,,是清潔能源走入千家萬戶、工廠車間,。河流之上,,中外一行人乘舟駛過,“仿佛看到了大詩人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盛景,?!眮碜园突固沟娜A中農業(yè)大學博士生阿西夫說。
圖:泛舟水上
“很多人都知道三峽大壩,,今天我們來到宜都看到,,原來中國的很多河流都建設了水利設施,造福人民,,很了不起,。”來自俄羅斯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留學生麗莎說,。
自然饋贈
一江清江水,,不僅滋潤了宜都這座城市,還帶來了豐富的自然饋贈,,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有清江魚類。
清江魚是產自清江庫區(qū)的淡水魚,,它們在干凈的冷水中生長,,肉質細嫩,沒有泥腥味,。做法也頗多,,紅燒、清蒸,、炭烤,,還可以做成火鍋。午飯時分,,當清江魚端上餐桌,,中外友人一時大快朵頤。
“這里山美水美,,魚的味道也美,,真是令人流連忘返?!鼻嗄晔澜缯f第三季活動接近尾聲時,,不少國際友人由衷感慨。
更讓大家難以忘卻的,,是從武漢出發(fā),,一路經襄陽、荊州,、巴東和宜都,,一路風景一路歌——
武漢的知音文化、襄陽的三國文化,、荊州的古楚文化,、恩施的巴土文化和宜昌的水利文化,,在歷史遺址里,在文化展廳里,,在青山綠水里,,也在交流碰撞里。
這一路,,楚文化無處不在,,湖北文脈煥發(fā)著勃勃生機。
青年世界說,,明年見,。